客座讲师

孙自力

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工程系,加入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司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工作。

于1997年加入索尼,在索尼集团已经从业20余年,曾先后就职工程部、市场部多年,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产品。多次参与重大广播电视项目的技术支持工作,如奥运会、亚运会、阅兵等大型广播电视转播盛会。经历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到超高清4K/8K。

现任索尼节目制作市场部总监。

王亚明

王亚明在广播电视行业从业40年,具有丰富的广电知识和经验。

1980年至1991年在松下技术服务中心作为工程师负责松下广播电视产品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1991年至1996年在贸加国际有限公司任工程部经理,负责安培、BTS、宽泰等产品的技术推广、系统设计、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1996年至1998年在泰克公司任工程部经理,负责草谷、泰克服务器产品的技术推广、系统设计、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1998年加入索尼,主要负责索尼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新技术的推广。2003年至2019年5月任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创新业务开发本部的技术总监。

2019年6月从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退休后加入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同时兼任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顾问,央视技管办图像质量组顾问,是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的个人会员,影视学会摄影摄像专业委员会顾问。

郭 勇

2006年加入索尼,工作于节目制作市场部, 高级经理,专注于广电领域,先后负责过专业监视器、4K大投影、电子纸、专业切换台,以及IP Live 系统产品,曾先后主导LUMA监视器、AWS-750、DPT-RP1、XVS 系列切换台、IP Live系统等多个产品在中国的上市和推广工作。目前主要负责IP Live及专业切换台产品,致力于4K/IP超高清系统在中国的推广工作,曾参与CCTV B5/A3/A4 4K/IP 转播车, CCTV 800M 4K/IP 、CUVA 8K/IP转播车等众多IP项目的建设、以及2019/2020年央视春晚,2019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的现场支持,具有比较丰富的切换台、IP Live 的技术和产品经验。

杜 卉

索尼系统与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监,自2005年加入索尼,主要参与并负责索尼转播系统设计,项目实施和技术推广。迄今为止,带领团队交付100余辆转播车以及多个演播室项目,包括多个国内第一次创新实施项目,比如第一辆A级车、第一辆三侧拉车、第一辆4K车、第一辆8K车等项目,致力于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其间建立索尼系统设计和集成实施规范,提出精细化设计理念,引进海外车体技术,强化车体和系统并重的策略,紧密协同合作伙伴,推动HD、3D、UHD转播技术发展,助力客户实现更大价值。

尹宁

200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2005年加入索尼公司售后服务部门。

作为一名系统工程师,在岗位上辛勤耕耘20余年,以扎实的技术知识基础,精湛的系统认知能力,认真的客户服务态度,广受业内客户的好评和高度赞许。曾参与了2005年至今的众多国内赛事的现场技术支持工作,如奥运会、大运会、全运会、亚运会等;参与了2018年以来的央视春晚现场技术支持工作等,亲自或带领团队调试了国内众多基于索尼品牌设备的高清及超高清转播车和演播室,并完成相关培训保驾运行。对系统产品,尤其是切换台和IP live相关知识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经验。

贾导

200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工程系,主要从事演播室、转播车的系统设计工作,期间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BOB)和2009年广州亚运会的技术实施。

2011年加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10余年一直就职于市场部,熟悉广播电视,媒体影像,视频通讯等行业技术和产品。多次参加重大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支持工作,疫情期间也参与了多场政府重大会议的闭环远程采访和新闻发布会4K系统的设计与技术支持,积累了包括媒体,教育,企业,政府在内的广泛的行业应用经验。现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电子方案公司-影像方案市场部高级经理。

王庚然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电子系统本部摄录产品经理

学历及工作背景:

201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曾供职于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传媒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任摄影、编导、新媒体节目策划及产品经理等职务。

曾参与制作纪录片《NO WHERE TO CALL HOME》,获NHK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杰出大奖、意大 利特伦多电影节团结奖、比利时千禧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名等奖项。

2019年加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历任摄录一体机系列如PXW-Z280V、PXW-Z190V、 PXW-FS7M2、PXW-FS5M2、PXW-FX9V、CineAltaV等产品经理,负责索尼摄录一体机产品的 中国市场规划推广工作。对索尼新闻摄录一体机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功能应对场景、拍摄方案 策划分析等拥有较为专业的规划能力。同时,自2021年开始,负责索尼单机远程制作产品CBK- RPU7及无线化新闻制作流程管理工作,对将摄像机与网络相结合的全新工作方式有着独特的 见解。

赵明秋

目前在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新事业发展本部专门负责虚拟制作技术相关的工作,在虚拟制作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利用虚拟拍摄技术创造沉浸式场景,其工作涵盖了从前期虚拟场景的测试到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多个环节,致力于推动索尼的虚拟制作技术在影视工业中的应用于发展,为索尼虚拟拍摄技术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主讲课程有《虚拟制作计算机的配置与设置》、《虚拟拍摄应用关系》、《虚拟制作中如何制作Ndisplay》、《索尼虚拟制作工具套装的使用》、《虚幻引擎中的色彩管理》。

同时拥有丰富的前后期制作经验,参与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制作。近年来专注于虚拟拍摄技术,在多个虚拟拍摄的项目中担任虚拟拍摄技术支持、虚拟拍摄技术主管、DIT、数字工程等职位,在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把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技术应用在多部影视作品当中。曾参与众多虚拟拍摄的影视作品,包括《狐妖小红娘》、《非诚勿扰3》、《封神》、《曾少年》、《流浪地球2》、《四海》等。

张云睿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影像技术与传媒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现任北京索明科普乐园有限公司(“索尼探梦科技馆”)新事业发展部经理。

在科普影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主要负责科普影视项目的开发与制作。凭借卓越的美术设计、影片导演及新影像技术应用能力,成功打造超150余部科普影视短剧及多部特效科幻电影。其中《DR01冒险奇兵-火星救援》荣获24年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虚拟制作创新应用赛道二等奖,并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其作品在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和科技与艺术融合上成果显著,以高质量影视作品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公众好奇心,为科普影视领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赵 力

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客座讲师

学历及工作背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电气工程师、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 1991年加入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索尼技术服务中心工作,历任索尼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培训教师、总工程师、总经理,中仪英斯泰克索尼民品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等职,多次参与重大广电项目的技术支持工作,如CCTV新闻演播室播出质量提升、2008北京奥运会索尼全球应急维修中心建设、2008中国最早的四辆索尼高清转播车集成、中国援外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高清转播车的技术培训与资料翻译等。
现任北京力兴弘韵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 清

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客座讲师

学历及工作背景:

200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2007年至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任摄影师,2010年至2013年在新华通讯社音视频部任编辑记者。2013年创立影视工作室至今。

相关作品及获奖情况:

2008年中央电视台十集纪录片《中国神州七号》任摄影师,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长片类一等奖;

2010年百集纪录片《共产党人》任摄影师,获第五届“纪录中国”一等奖;

2011年十集纪录片《新华社传奇》任总摄影,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类三等奖;

2012年十集纪录片《香港 香港》任摄影指导;

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任摄影师,获“金熊猫”社会类纪录片大奖;

2018年大型纪录片《大兴安岭》任导演、摄影师,获第十二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

金贵荣

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常任客座讲师

主讲课程:

《摄像构图及灯光运用》

学历及工作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

相关作品及获奖情况:

《童年在瑞金》——1990年摄制,江西电影制片与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任主摄影;该片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同年获中国儿童电影铜牛奖优秀儿童故事片奖;辽宁省首届少儿电影节优秀故事片奖以及最佳摄影单项奖。 《中华文明》 ——第一集源1998年摄制,大型电影纪录片;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品,任摄影师。该片于1999年参加法国嘎纳电视节。 《再说长江》 ——2004年,三十三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出 品,任总摄影。

朱 梁

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常任客座讲师

学历及工作背景:

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现代影视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讲师、北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现在爱奇艺公司担任副总裁。专长数字常规及特种电影拍摄及制作技术、影视特效等。参与过多部数字电影、电视电影、产品广告、企业宣传和数字立体影片的创作,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相关作品及获奖情况:

曾经参与过日本三洋电视、创维、TCL电视演示宣传片,高清广告《西溪山庄》、《雪菲力果粒橙》,高清MV《因为爱你》,数字立体短片《虎门海战》、《广东名片》、《砺剑东南》等制作。

其中,论文《数字技术对好莱坞电影视觉效果的影响》获2006年度全国广播影视系统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蔡全永

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常任客座讲师

主讲课程:

《高清制作中的灯光照明解决方案》

学历及工作背景: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影视照明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

197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照明专业,后进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任照明师,创作拍摄了大量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科教片、MV和广告片等影视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影视照明创作经验。1992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任教,主要从事影视照明技术与技巧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将多年的影视照明创作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并于2004年筹备设置了影视照明设计专业方向。2006年,招收影视摄影教育及创作(影视照明设计与技术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科研成果

1999至2003年参与了《数字背景下电影的质量控制研究》、《电影影像质量缺陷的成因和控制研究》、《电影影像影调的技术规范化研究》等科研项目。

2005年参与编写了新版《电影艺术词典》照明部分。

创作情况

1983年《小龙和小雨》获83年度优秀儿童电视剧飞天奖

1991年《礼赞中国出版系统》获1992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科教片奖

1996年《霸王别姬》获1996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最佳摄影奖

1996年《花街》 获1996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

1998年《B种情感》 获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音乐奖

2005年《嘎达梅林》获2005年度CCTV中国音乐电视金唱片奖

2005年《山水谣》 在韩国获最受观众欢迎奖、最佳导演奖

赵小丁

学历及工作背景: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国内多产的摄影师。

相关作品及获奖情况:包括广受欢迎的《花季雨季》、《开往春天的地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刺陵》、《苏乞儿》、《大兵小将》、《金陵十三钗》、《归来》、《影》、《悬崖之上》、《狙击手》,除了拍摄电影之外,赵小丁也参与了多部广告的摄影工作,其中包括北京申办奥运、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发布等政府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