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记忆-舞台拍摄技巧
讲师:郝淳
索尼(中国)数码产品讲师,擅长人文,舞台摄影,爱好音乐,摄影。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索尼的微信课堂,本次课堂的主题为《光影记忆—索尼微单舞台拍摄初级技巧》。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在生活之余,越来越多的会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音乐,戏曲,话剧,以及自己子女朋友参加的各类文艺比赛,演出活动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朋友想通过手中的相机将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却发现拍摄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所以我们今天来详细讲述一下有关各类舞台的拍摄技巧。
课程简介
  • 舞台拍摄常见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 舞台拍摄构图技巧。
  • 舞台拍摄镜头选择。
  • 照片效果让你的舞台“不一样”。
一、舞台拍摄常见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在拍摄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上面的3张照片表现了我们在日常拍摄中最常见的三个问题,图片模糊抖动,曝光错误,色彩失衡。
不管是演唱会音乐会还是喜剧表演,现场舞台的光线都是各种各样的,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光线中避免这三个问题拍出曝光正确的图像呢,下面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解决。
1
图片模糊
图片拍的模糊可能是我们在舞台拍摄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了,一般的演出都是在夜晚的室内,光线比较昏暗,在我们使用光圈优先或者自动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模糊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安全快门。安全快门就是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手持相机可以保持图片稳定的最低快门速度,通常这个快门速度的数值为焦距的倒数。比如我的镜头是50mm,安全快门即为1/50秒,所以我们在设置的时候,就要保证快门速度在1/50以上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我们相机的S档,来保证我们的快门速度在1/50以上,确保我们拍出的相片不模糊。
除了S档来保证快门速度之外,我们的相机还有一个相当强大的功能来保证拍摄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全画幅微单强大的五轴防抖功能。
相比其他厂家的镜头两轴防抖,我们的机器可以做到机身连镜头的五轴防抖,尤其我们在使用长焦拍摄舞台的时候,五轴防抖功能的开启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一下防抖的开与不开在长焦拍摄时的差异。(五轴防抖长焦拍摄视频)
5轴防抖加上快门速度提高,我们会发现拍摄模糊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过高的快门速度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第二个问题,曝光不足,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图片太黑太暗的情况。
2
曝光错误
我们还是以刚刚那张图为例,在我们不添加曝光补偿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机器的测光,中心的人物主体发黑,出现了欠曝的状态。
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在我们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想得到的效果,合理的增加曝光补偿,而不是一味的增加,这样可能就会出现像刚刚图中过曝的情况。
在曝光补偿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感光度,也就是我们相机上的ISO,来保证在快速快门的情况下图片的整体曝光。
什么是感光度?
顾名思义,感光度就是相机感受光的能力,感光度越高,相机吸收光线的能力越强,同样的快门速度,感光度越高,拍出的图片越亮。
快门速度,光圈相同时,我们看到右边高感光度 的图像亮度更高
如何调整ISO呢,我们下面来看视频:
但是老师们请注意,感光度并非是越高越好,虽然高感光度可以带来亮度的提升,但是过高的感光度同样会带来噪点问题,影响我们的画质。
不过现在,索尼通过相机技术的提升,大大提升了微单在高感光度时候相机的画质表现,降噪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现在在售的 等机器在高感下都有很不俗的画质表现,其中 甚至做到了409600的高感,极大的提升了高感光度的适用性。
3
色彩失衡
色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白平衡的设置,白平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机的色温值,不同的白平衡值对于色彩有很大的影响。白平衡越高,拍出照片色彩越偏暖,白平衡低,色彩就偏蓝偏冷。
我们的微单根据大家日常经常使用的场合设定了一些白平衡的档位,也可以通过自定义调整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白平衡,下面我们来看看两种常见的白平衡档位的色彩差异。
由于舞台光线瞬息万变,所以一般的白平衡调整法则在舞台拍摄的时候都不太适用。
由于舞台光线大多为亮度很高的暖色光源,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稍微低一些的白平衡模式,比如我们相机中的白炽灯模式,不过在现在我们的微单相机对于白平衡的自动测定已经非常精准,如果各位老师认为白炽灯模式白平衡看起来有偏差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动拍平衡,一般可以应对绝大多数场景,也可以通过后期的后段去进行白平衡的调整而且索尼微单相机因为使用的电子取景器,所以不论大家使用LCD屏幕或者电子取景器进行取景拍照,不管是曝光补偿还是白平衡,都可以直接看到调整后的明暗效果,大大方便了我们进行参数调整,这个是比单反要方便直观的多。
在基础的调整之外,我们的 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十分适合进行舞台拍摄的静音快门功能。
【小技巧:静音快门】
因为现在很多的演出是不允许拍照的,尤其是话剧这一类台上比较安静地场合,快门声音可能会影响现场的演员演出,而现在我们有了静音快门的功能,在开启这个功能之后可以实现完全静音的图片拍摄,不会因为快门声音对台上台下造成困扰,十分方便实用。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常见的三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 1、图片模糊—提高快门速度,开启五轴防抖
  • 2、曝光错误—提高感光度,活用曝光补偿
  • 3、色彩失衡—调低白平衡,灵活使用取景器
二、舞台拍摄构图技巧
在熟悉了舞台拍摄的相机操作之后,想要拍好舞台,我们还要了解一些舞台拍摄的构图法则,以便我们在杂乱的现场光线中实现合理的构图来完成我们的作品,舞台常见构图方法有三种, 网格线构图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明:
1
网格线构图
网格线构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金分割构图”也是我们在拍摄时应用最多的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的特点就是均衡完整,比较适合于拍摄音乐会,舞蹈,歌唱,话剧,戏曲等场合,拍摄时常将被拍摄的人物主体放在网格线的交点处。
尤其在各类演出之中,现场灯光会造成图片中环境的大面积留白,非常适合使用这种网格线的构图法,既实现了构图的均衡,也因留白得到了极简的效果。
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练习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微单相机里有帮助初学者构图的多种辅助功能,其中便有井字图辅助线,大家可以跟随下面的操作视频,打开井字辅助构图功能。
2
中心构图
第二种是中心构图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拍摄的主体放在图片中心,实现突出主体的功能,这种构图法适用于一些独唱,戏剧话剧演出等场合,既适合特写拍摄也适合大场景拍摄。我个人在拍摄中也最喜欢使用中心构图的拍摄方法,这样子拍出的舞台更加庄严,具有仪式性。
3
对角线构图
第三种构图则是对角线构图,与前两种构图的完整均衡性相反,对角线构图会突出画面的动感,非常适合一些节奏快的演出或者现场比较火爆的现场,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同样的,对角线的构图也适用于长焦或者广角拍摄,不同的焦段加构图技巧让你的舞台看起来更加引人注目。
对于构图法则,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结:
1、井字形构图—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位置,适用范围:绝大多数舞台拍摄。
2、中心构图—主题放在画面中心,适用范围:对唱,独奏,朗诵等人物在舞台中心的场景。
3、对角线构图—以对角线分割画面两个部分,适用范围:现场比较火爆的舞台场景,突出动感。
三、舞台拍摄镜头选择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有一些合适的设备才能实现精彩的舞台拍摄,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拍摄舞台时比较合适的镜头选择。
没有好位置,就用长焦镜头
在我们观看演出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离舞台很远,拍出来的画面很大很平,想拍摄人物细节却发现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支长焦镜头,用于拍摄精彩的人物特写,就像上面这张话剧的图,图中扮演者的表情神态都清晰可见,索尼微单现有的长焦镜头选择有三只镜头,分别是FE70-200 f4 G OSS,FE70-300 f4.5-5.6 G OSS FE 70-200f 2.8 GM OSS.
镜头一:FE70-200 f4 G OSS
FE70-200 f4 G OSS是一支画质十分出色的大变焦恒定光圈镜头,也是日本器材评论家西平英生平生测评唯一一支满分的变焦镜头的E卡口版本,这只镜头可以实现十分锐利的图像画质,在拍摄舞台人物特写的时候十分适用。
镜头二:FE 70-300mm f4.5-5.6 g oss
第二支镜头是我们的FE 70-300mm f4.5-5.6 g oss,这支镜头相比与70200f4而言焦距更长,可以拍到更细致的图像特写,如果对于人物特写有很大要求的顾客就可以考虑这支70-300G
镜头三:FE 70-200 f2.8 GM OSS
第三支镜头则是我们全新的G大师镜头 FE 70-200 f2.8 GM OSS,除了索尼长焦镜头里能达到的最好画质之外,恒定2.8的大光圈也让我们在拍摄舞台时的虚化效果更进一步,可以有效的将影响中心人物的杂乱背景虚化掉,更加突出主题,而且我们的70200GM镜头还1.4X与2X增倍镜可供选择,最远焦距可达400mm,足以满足我们对于远距离舞台的拍摄需要,是我们拍摄舞台时最佳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室外演出,很多时候是没有座位的,这种时候我们的拍摄就有很大的机动性,可以拍出离舞台很近的场景,这种时候就需要广角乃至超广角镜头登场了,不管是拍摄舞台之上的演出还是舞台下的人群,超广角镜头都会给我们带来想不到的欣喜。
关于适宜拍摄这种场景的镜头,微单的用户可以选择 SEL635Z这只大广角变焦镜头,与长焦镜头结合拍摄更能从多角度体现整个现场的情况。
对于镜头的选择,我们记住以上两点就可以:
1、没有好位置,就用长焦镜头
2、近距离舞台拍摄,超广角拍出震撼效果
四、照片效果让你的舞台“不一样”
在我们熟练了舞台的拍摄技巧之后,我们的机器还有功能可以让我们实现舞台的创意拍摄,这就是我们微单中的照片效果功能,可以让我们的舞台照片在使用了照片效果之后立马变得与众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人物的影调看起来就舒服了很多,由于黑白色的沉稳,让我们感觉整个画面抛除了蓝色的跳脱,得到了一种十分舒服的影调,所以当现场的光线实在是难以决断如何拍摄的时候,不妨使用黑白色尝试去获得一个纯净的舞台现场。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另一种图片效果就是“玩具相机”了,它模仿了上世纪火遍世界的LOMO风格,巨大的暗角,夸张的颜色,都给图片打上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这次的内容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
同时也欢迎大家在α café社区里分享照片,看看您的作品是否能得老师的评优和大师的点评。
/smallapp/a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