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Sony
高清杯大家谈

摄影技巧 使用心得





专题片《话说宣纸》制作的心得体会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王锋 徐捷 施栋 2006.2.17

专题片《话说宣纸》取材于安徽皖南山区泾县,讲述的是宣纸的由来以及传统宣纸手工作坊和现代 规模化的生产工艺流程。

前期拍摄

在完成前期调研后,实际上此片拍摄周期只有10 天,摄 制组要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完成组员的磨合、根据恶劣的拍摄 环境随时应变、艰苦拍摄等一系列的工作。拍摄设备方面,我 们主要使用了Sony HDW-F900摄像机和ARRI日光型高色温 灯具。

由于象这类片子往往具有纪录片的特点,那就是拍摄内 容需要以客观真实为主旨,大部分情况下画面效果注重客观 性、真实还原性,要求色彩再现平实而自然;但却随时会受到 外部拍摄条件的限制、具体镜头画面的不确定因素的限制,往 往要求摄制组在有限的条件下迅速作到各种“救”画面的调 整。

这条片子内的构图内容元素主要是山、水、人、纸和建 筑,要着重表现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山,我们通过高清晰度摄像机的应用表现出了预期的绿 色植物层次感,以往用标清摄像机时,毕竟清晰度很低,是高 清的1/5.5 倍,所以感觉画面对绿色反应迟钝。 水,孕育了这方水土上的宝贝__宣纸,而且保障了宣纸 的尊贵质量。也是我们这次着墨刻划的。由于水是透明物体, 具有流动性、折射性,因此我们利用了环境对它影响大这个优 势来找角度拍摄,结果高分辨率的画面中水的型态多变而柔 美。

,是我们本片描述的核心,主要表现出宣纸的“白” 和纸的质感,通过用光、通过找拍摄角度等方法找寻最佳的纸 质感觉。

建筑,皖南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当地风情,用“灰”色可 以高度概括它的特色,那么在我们的片中,灰色就是连接其他 颜色的过渡。人,有机地将山、水、纸、建筑的绿、白和灰进 行了组接,支撑起了整个片子的活力和张力。

总之,无论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都比较注 重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利用自然光、环境光、人工灯光等用光 方式来满足色彩的出色再现和主题的表现。

菜单参数

在出厂设置状态下高清画面的色彩不饱和、锐度也不够、影调 不够丰富、黑还原不够,我们主要就这方面做了参数调整以达 到本片画面所要求的色彩自然朴实、清晰度高的效果。

色彩再现

影响色彩再现的重要一点就是白平衡。由于高清摄像机的高 灵敏度、高分辨率,使得对摄像来说调白平衡的要求更严格。 尤其是在混合色光的情况下对白平衡的掌控能力更重要。对 于室内场景,就要根据片子要求考虑偏重于自然光、还是偏重 于室内灯光对白平衡。即使在全部使用灯具,而且是ARRI 灯的条件下还要考虑到每一套灯具的发光效率是否符合要求、 环境内灯具数量不够用、电压不稳定造成同样功率灯具发光 效率不一样和色温不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我们这次的 简陋拍摄环境下碰到了,前面也说过,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有 很多因素是摄制组无法事先掌控的,而且还要在短周期内赶 进度,因此,这就非常考验我们摄像组人员的应变能力,为了 获得画面中每个局部的色彩良好再现和统一,就要考虑通过 技术参数是否可予以弥补、通过灯具前加镜头纸是否可以弥 补、通过构图是否可弥补、通过借机位是否能弥补等等。那么 对于室外场景的拍摄呢,个人认为更多的需要注意室外环境 对白卡的影响,要注意白卡的受光面积、受光方向等因素。

格式

我们这次采用了据说能使静止画面中垂直分辨率较隔行方式 有效提高25-30%清晰度的逐行扫描格式。但是,从后期制 作的角度来看,由于逐行方式对横向运动镜头的限制大,容易 造成正常运动镜头中景物边缘明显的、令人不舒服的闪烁。因 此,我们的感受是对于电视台栏目类节目、尤其是要求赶进度 的时效性节目采用隔行扫描的方式比较稳妥。

白色物体的优美还原

实际上对于摄像机来说,最难拍、也经常让摄像头疼的就是白 色物体的表现。而我们这个片子的重点是刻划白色的宣纸,因 此,不可回避白色物体如何优美还原的问题。基本的拍摄思路 是利用环境漫射光、再加一些辅光光比,找寻最佳的机位角 度,力求达到良好的纸质表现。在拍摄室外的纸时,为了保证 纸的“白”色还原正常、有层次,同时要照顾到诸如人脸等其 他人物、物体的表现,我们主要利用了纸的反光作用、再通过 收光圈、补光等手段来体现。

室内环境的表现

由于高清摄像机的高灵敏度和高解像能力、摄像机CCD对暗 部景物的出色还原能力,因此对于要求自然、平实的纪录片类 节目在拍摄室内环境时,很适合只用室内原有的照明设备,再 略微在暗部补些光就可以了。

后期制作

校色

如今,愈来愈多的高清节目制作追求画面的精致,因此,在完 成了非线剪辑后都需要进行调色,色彩还原优美的画面为高 清节目带来更高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

此片后期主要设备为Apple 双G5平台Final Cut Pro HD(Ver. 4.5)、Sony HDW-F500 录像机、Sony BVM-D24E1WE 24' 监视器。在F C P 软件中,校色一块主要是使用C o l o r Correction 和Image Control 两大校色插件完成的。使用时可 将其中的校色功能拖出粘贴在每一个镜头中成为单独的一个 校色系统直接对该镜头进行校色。也可以多个选项同时使用。 其中有一些功能的效果大致相同,我们最常用到的是Color Corrector 3-way、RGB Balance、Brightness and Contrast 和Gamma Correction 四个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分别调整暗部、中间部分和高光部分的值, 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亮度和颜色调整的细化和精确性,同时还 能兼顾到黑白平衡的微调。

在各部分亮度调整完以后,要适当的加一些饱和度,弥补在亮 度调整过程中导致的饱和度损失。一般亮度调大了以后要适 当的加大一些对比度,以保证画面的调子不至于太软。亮度调 得过大不仅会损失画面亮部的细节,还会产生很大的噪波、影 响画面的质量,同时,调整亮度也会影响黑电平,调整时注意 黑电平的范围控制在0-50mv。

Gamma值的调整不太会影响黑白电平,是一个理想的调整画 面亮度和层次的工具。

技术指标控制

在调色的过程中,对技术指标的把握至关重要。 我们对此片的技术控制参照了金帆奖技术质量要求进行的。 比如对画面亮度的控制,要求亮度指标最高不能超过770mv, 一般把指标控制在765mv 以下。有些画面中亮度信号叠加色 度信号后将致使复合信号超标,我们就将亮度信号控制在 700mv 左右。如果画面以消色为主,亮度信号一般控制在 550mv 左右。

对于画面的复合信号指标,我们控制了复合信号幅度最高不 能超过800mv,一般控制在795mv 以下。 对于画面的黑电平指标,我们将黑电平指标控制在0-50mv, 最高不超过50mv,一般黑电平尽量控制在5mv。 色度信号方面,我们让泰克示波器上的菱形图显示尽量象扇 形张开,当然也要根据具体镜头而定,前提是确保主观感觉不 失真。

对于音频指标的把握,控制语言最高音量不超过-10db,一般 控制在-20db — -12db 之间,音乐最高音量不能超过-5db, 一般控制在-20db — -7db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