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频道的陆续开播对高清市场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高清节目制作的高潮正在兴起。图为央视高清电视剧《天下一碗》拍摄现场
高清时代内容依旧为王
伴随着高清频道的陆续开播,中国高清电视产业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加速发展阶段,高清节目内容的市场需求也显著增长。内容为王,对于“影视新生代”的高清频道也同样如此。高清节目的制作与储备,是高清频道乃至整个高清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清频道拉动高清节目需求
现阶段,中国高清频道尚处于市场培育初期。目前开播的央视《高清影视》频道、SMG《新视觉》高清频道和《CHC高清电影》频道的付费用户增长尚不够理想,究其原因,高清节目的相对匮乏是高清频道遇到的“瓶颈”之一。但与此同时,高清频道的开播对高清节目制作市场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凸显,高清节目制作的高潮正在兴起。
截止到去年年底,央视《高清影视》频道的高清节目储备量达到1800小时,至今年10月又增加了400多小时。这些高清节目的制作、修改全部由中视北方影像技术公司负责,中视北方还同时承担着中视传媒投资的电视剧等节目的拍摄制作。除了自制高清节目之外,央视《高清影视》频道同时也在引进国外高清节目,包括《CSI》、《迷失》等美国影视剧和韩剧、日剧等,这些引进节目的编译及制作工作也是由中视北方来完成的。
中视北方副总经理鲍洪亮告诉《综艺》,从2001年4月拍摄我国第一部高清电视剧《大宅门》起,中视北方已拍摄制作完成了《神医喜来乐》、《麻辣婆媳》、《上书房》、《天下一碗》等几十部高清电视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等高清栏目。“中视北方主要以高清电视剧拍摄为主,好的题材也不排除套拍数字电影,比如《绝对隐私》系列数字电影。Sony HDW-F900、HDW-750P等高清设备在拍摄制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视北方在实践中制定出了完善的高清拍摄制作流程。据鲍洪亮介绍,中视北方的制作流程中,高清电视剧在拍摄的中期就开始素材处理,封镜不久就可以完成粗剪,之后是精剪、审查、声音处理、校色等环节。
“建立标准化的高清制作流程很重要,既保证了制作质量,又可以缩短制作周期,控制成本。”鲍洪亮说,“中视北方的办公新址正在集成高清制作网,并配套了高清校色系统。校色是高清节目制作的必要流程,这样才能达到高清频道播出的要求。”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的《新视觉》高清频道目前的高清节目储备量超过1000小时。SMG技术运营中心副主任徐济众表示,SMG这一两年的高清战略主要是积累高清经验,打通SMG高清产业链的拍摄、制作、传输、播出的各环节。他说:“虽然高清频道现阶段用户数量有限,SMG依然投入很大力量积极制作和储备高清内容,特别注重有保存价值的高清内容的制作生产。”
体育节目是最能体现出高清电视高品质视听享受的高清内容之一。继央视《高清影视》频道的“2006世界杯足球赛”高清直播后,SMG《新视觉》高清频道也打出高清体育牌,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合作,全国独家高清直播最高水准的NBA联赛。
“高清直播万众瞩目的NBA篮球联赛,可以让高清频道用户获得独有的高清视听享受和电视娱乐新体验。”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常务副总经理高悦表示,“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是推动高清频道发展的基础,除了拥有SMG的高清资源优势外,SiTV还积极与NHK等国外电视机构合作,引进系列高清佳作,同时努力加强直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力度。”
与央视《高清影视》频道、SMG《新视觉》高清频道相比,《CHC高清电影》频道在高清节目储备方面具备独有的优势。电影频道拥有超过4000部国产电影的永久版权,通过胶转磁可转化成高清电影格式,中影集团每年还投资1亿多元支持拍摄上百部国产数字电影,另外片库中的引进国外电影也在不断补充。
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技术部副主任黄薇介绍说,电影频道从2002年2月18日采用Sony高清设备HDW-F900投拍国内第一部高清数字电影《冬至》起,目前高清电影的拍摄制作已逐步进入规模化、规范化阶段,迄今为止已摄制完成高清电影近400部。电影频道还于2004年6月实现了高清制作系统的网络化,优化了后期制作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
考虑到引进国外电影成本巨大,《CHC高清电影》频道目前每天播出的节目大部分为国产高清电影,自制与引进的高清节目比例约为3∶1。华诚电影电视数字节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泉对《综艺》表示,随着以后付费用户数量的增加,《CHC高清电影》频道会进一步增加在高清节目上的投入,引进更多的国外优秀影片。
“高清杯”促进高清节目创作
在中国高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Sony公司的贡献有目共睹。Sony公司从2002年开始主办“高清杯”活动,先后有全国五十多家电视台参与其中,不仅实质性地推动了国内高清技术设备的应用普及,也积极促进了国内高清节目创作水平的提升。
SMG徐济众表示,前些年高清还不普及,很多电视台用户都是通过参加“高清杯”活动开始接触高清制作,并得到了Sony在高清设备上的大力支持。“‘高清杯’弥补了国内尚无高清制作评奖的空缺,提供了难得的高清技术、艺术的交流机会。”
CCTV制作中心王佩也认为“高清杯”搭建了交流技术经验、探讨创作心得的平台。“电视台的高清节目制作正在普及,各种节目类型的高清创作已经来到身边,制作技巧也更加成熟。”她说,“这些都离不开Sony的有力推动。”
业界人士对“高清杯”今后的发展也寄予希望,普遍认为“高清杯”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高清技术推广层面向高清节目创作层面转型。中视北方鲍洪亮认为,高清设备在国内电视台逐渐普及,高清曾有的神秘感已消除,“而高清对传统制作流程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与标清电视节目的制作完全不同,‘高清杯’可以在高清创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徐济众也建议,“高清杯”今后应更注重高清创作艺术和高清制作流程的研讨交流,继续引领国内高清市场的发展。
今年9月启动的第五届Sony“高清杯”活动就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突破和创新。除了作品评选、颁奖典礼与高清论坛等传统环节之外,整个活动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互动交流:通过不同主题的沙龙,邀请海内外知名高清导演、摄像、制作人等传授经验,让参加活动的专业用户交流共享高清制作心得,从而促进国内高清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另外,今年“高清杯”的参赛作品范围除了原有的高清纪录片、风光片,还进一步扩大到了高清电视剧、高清电视电影等更广泛的题材。
“中国高清市场在蓬勃发展,高清节目的需求也日益旺盛。Sony举办‘高清杯’活动不仅是推动高清设备的应用普及,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优秀高清节目不断涌现。”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销售与市场推进总部高级总监唐枫表示,“高清杯”活动会根据中国高清市场的进展和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持续创新,为高清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积极贡献力量。
声音
“高清对传统制作流程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高清杯’可以在高清创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中视北方影像技术公司副总经理 鲍洪亮
“‘高清杯’今后应更注重高清创作艺术和高清制作流程的研讨交流,继续引领国内高清市场的发展。” ――SMG技术运营中心副主任 徐济众
“今年‘高清杯’新增了高清电影等更广泛的题材内容,将有力促进我国高清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提高。” ――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技术部副主任 黄薇
“Sony举办‘高清杯’活动不仅是推动高清设备的应用普及,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优秀高清节目不断涌现。”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销售与市场推进总部高级总监 唐枫
备注:本文摘录自《综艺周刊》,作者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