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Sony
高清杯大家谈

摄影技巧 使用心得



雨季与高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辽宁电视台 高清试验小组 2005.12.9

2005 年,7 月,正是沈阳雨季来临的时候,一个月里共有21 天 下雨。暴雨、阵雨、毛毛细雨,伴随了我们第一次高清拍摄全程。 阴晴不定的天气为摄制组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也给我 们带来了一些好运,雨后初晴的一些高清画面让我们至今难忘。 记载着清王朝早期历史的沈阳故宫,刚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的主要拍摄地点就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曾进行过多次拍摄过, 选择这里作为高清拍摄点主要也是为了有个对比。

第一次总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实验性,这个新的起点让我们 触摸到新技术的魅力,也摸索到一系列陌生的经验,这些经验改变 了我们传统的拍摄观念。

高清摄像机能做些什么?它和DVW-707 等标清摄像机有什么 区别?这无疑是我们初次看到Sony 公司提供的HDW-750P 高清摄 像机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同雨季一样伴随了我们拍摄全程。在拍摄前培训的 短短几天中,我们面对着一大堆与效果相关的参数设定,编导和摄 像只能说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的视频技术人员可能比我们 领悟得更多一些。

实际上,在开机后的很多时候,我们经过了许多反复,视频技 术人员在效果参数设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影响着拍摄的最终 结果。

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概念:摄像工程师。也就是说,使用这台摄 像机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意义摄像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对高 清摄像机熟练地进行各种设定,并提供各种效果可能的能力。我们 是靠摄像师、视频技术人员、编导的共同努力才完成对画面结果的 把握的。

高清摄像机,它的外观和其它摄像机虽然没什么区别,但要自 如的进行拍摄创作,使用者就必须搞清参数,并准确的根据预想效 果进行设定,否则,拍摄很可能就是徒劳的。

使用高清摄像机就必须调整它的菜单,而调整的依据和 出发点就是你想要表现什么。拍摄中我们发现,不能够在一幅 画面里什么都想要,要有明确的取舍,要知道表现的是什么, 突出什么。这一点要比使用以往其他摄像机的要求更加严格。 我们的感觉是,高清摄像机的优势是突出重点的表现物象,甚 至是夸张的表现。

是突出营造某种气氛?是集中表现某种色彩?还是强调 某种光效?也就是说,需要先把要表现的内容和效果搞准确, 只有明确目的,才有设定摄像机和拍摄的依据。

高清摄像机色彩还原功能比较强大,特别是对画面中部 分颜色的强调功能。只要正确使用菜单设置,效果十分明显, 绝对是传统摄像机无法比拟的。

此次试拍过程中,摄像机在色彩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在 清晰度方面也令人满意。透过高清镜头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 瓶矿泉水中的杂质,雨天拍摄能够清晰地记录漂浮在空气中 的雨丝。特别是经过漫长等待得到的几个雨后初晴的镜头,效 果之好让我们摄制人员非常兴奋。

受拍摄期所限,我们对高清拍摄的了解还比较浮浅。特 别是在面对高光比拍摄环境的时候还存在很多困惑,另外高 清摄像机在景深的使用方面也需要十分小心。拍摄中,我们对 现场监视器十分依赖,几种办法同时应用,反复对比,最后选 择最好的效果,过程是比较繁琐的。

总的来说,高清摄像机不只是简单的提供了比以往更清 晰的画面,它为画面效果的构想创新和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 能。

我们这次高清拍摄只是一次匆匆的触摸和探索,它的意 义在于初次的技术实践性。这仅仅是一个开始。